时间:2025-04-27 作者: 阅读量:17
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物流发展论坛于4月24日在2025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期间举办,论坛重点剖析物流通道发展变化和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分享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经验,推动各方达成新共识、促进新合作、形成新成果,为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勇主持论坛。
协会副会长李军(牧原)在致辞环节指出,发展多式联运是构建国际供应链联通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国家经济布局中的重大变化。随着内陆地区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前沿,提升物流资源的配置能力和运行效率变得愈发重要,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集装箱运输内陆化等问题。
李会长表示,通过自上而下、政策先导的方式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协调国家各项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有利于加快推进内陆高水平开放。建立多式联运体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铁路改革,二是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应用由沿海延续到内陆地区,三是建设功能完备的内陆港。
李会长指出,重庆抓住了产业内移的历史机遇,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重庆是全国唯一兼有港口、陆港、空港、生产服务、商贸服务“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这既是天然的资源,也是建设的成果。重庆拔得制度开放头筹,拥有各种口岸资源,形成“全牌照”。得益于这样的资源配置,重庆承担了多项国家战略任务,成为多个物流通道的关键战略支点。
加快多元化物流通道建设,服务内陆开放和枢纽经济发展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多式联运分会秘书长郝攀峰表示,新形势下,多元化的物流通道建设在带动内陆综合枢纽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最显著的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区域合作产业链一体化,二是提升内陆地区对外衔接联通的物流效率,三是促进沿通道和枢纽的物流产业聚集。郝秘书长指出,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对内陆地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物流通道建设提出新要求,内陆地区加快建设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物流通道。国际物流通道变化带动集装箱运输格局的转变,内陆地区要建立以国际铁海联运为基础,国际铁路联运为品牌,国际铁公联运为特色的通道发展体系,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为区域贸易和产业提供多样化选择。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有效带动了内陆综合枢纽的产业和贸易发展,为内陆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联”枢纽,融“集”全球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部长徐超介绍了公司助力多式联运发展新格局的相关举措。中铁联集成立于2007年,建设运营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网点覆盖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和物流枢纽,已初步建设形成铁路集装箱场站服务网络。中铁联集经营服务体系包含铁路货运、场站服务和物流服务等,为客户提供“站间班列+”产品组合模式,一季度开行1123列,发送15.7万TEU。徐部长表示,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办理进出口跨境货物列车28.8万余车。中老铁路呈现货运量快速增长、区域物流网络重构、政策与技术创新驱动、产业与经贸联动效应等发展趋势。
发展多式联运,激活产业新动能
渝新欧公司是重庆对外开放窗口企业和中欧班列运营先行企业,通过发展铁水联运和铁铁联运的方式,为重庆笔电、汽车以及跨境电商产业链升级提供了“黄金通道”。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曼表示,渝新欧“干支结合”通道网络形成“3+10+N”集结分拨体系,运行线路超50条,通达亚欧100余个城市和地区。重庆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8万列,运输货值6000亿元,运输种类超5万余种,实现“一带一路”“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重庆无缝衔接。重庆与新疆的跨省域合作采用“铁—公—铁”多式联运模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举措。产业链升级的“黄金通道”,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从“传统物流”到“数字绿色生态”,加快“通道+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作用,推动构建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梦骥表示,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是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围绕畅通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统筹推进各区域平台服务当地。西部陆海新通服务范围辐射我国18省73市,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9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通道累计运输超72万标箱,货值超1000亿元,服务品类1236种。陆海新通道公司为客户提供产业链服务、产业园服务、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持续深化通道合作,促进物流通道提质增效,做大做强贸易规模,推动通道沿线产业发展,共建综合服务体系,强化通道发展支撑能力。
内陆枢纽港助推多式联运发展
果园集装箱码头是重庆市主城港区最大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着力对外开放通道、物流资源枢纽、铁公水多式联运建设,全力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水平指出,果园港助推多式联运主要举措,一是加快果园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功能,二是打造高效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集疏运运营水平,三是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生态”综合物流体系,降低物流运行成本。下一步果园港将在"无水港"建设、"铁江联运"一单制推广、发展“重去重回”对流运输、35吨宽体箱“下水”业务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大江要津,枢纽之城
重庆市江津区口岸物流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孛表示,江津是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拥有127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和珞璜、兰家沱等国家级深水良港,这座依江而兴的城市正在提速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江津是重庆经济大区和工业强区,地区生产总值149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953亿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江津打造“3+3+X”现代制造业集群,是重庆市第3个千亿级工业园区。江津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物流要素齐备,服务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