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7 作者: 阅读量:22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在24日重庆召开的2025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上举办多式联运数字化智能化论坛。论坛聚焦多式联运信息系统、数字通道、人工智能、数字化集装箱等,从战略布局到实践路径展开深度探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浙江四港联动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坤介绍了一网智联“五个一”核心功能。“一键订舱”打通主流船司、船代、码头等主体的数据互联通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海运订舱通道服务,实现24个海运出口必经环节及时反馈、智能跟踪。“一码约箱”打造集装箱多式联运调空落重全链条可视化综合服务体系。“一单报关”推动区关港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打通杭州海关与宁波海关的监管环节,实现转关放行和内陆运输的并行处理。“一站联运”根据用户录入的起终点,推荐时效最短、价格最低、服务最优等多种价值取向方案,并提供可视化路径。“一路可视”整合海港、陆港、铁路、空港、内河、关务“六大”物流数据网络,实现一单查询、全程可视、及时预警。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综合交通与物流技术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继春指出,传统集装箱转型升级是集装箱运输演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打造面向未来的新一代集装箱运输体系,迫切需要加快传统集装箱运输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集装箱运输数字化、智能化及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的发展,为多式联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将进一步提升集装箱“门到门”运输服务质量,助力物流业提质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合顺介绍,广州港依托GZTOS系统实现了港站一体化协同、路港联动协同及全程可视化追踪。一是通过广州港大数据中心资源,对接码头内部的场箱、堆场、船舶作业计划等数据,协同闸口、平移等指令计划,整合内陆港网络的物流动态。二是与广铁的云平台、CTIS箱管等铁路系统互联,同步铁路场站在场箱、联运订单、到发站动态、承认车卡调度、装卸车计划等数据,实现南沙港南站铁水联运生产组织的实时监控追踪。三是基于铁路数据的互联,实现全程可视化跟踪,后续将继续深入开发面向客户的关键节点推送,异常预警等相关功能。
重庆电子口岸中心主任熊朝阳介绍了数字陆海新通道赋能通道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一是创设“一码通”服务体系,高效衔接业务、匹配综合服务、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创新跨区域协同监管模式,包括创新货物运输鉴定报告智能直联互认模式,“船边放行、智能分流”监管模式,铁海联运海事一体化监管服务模式。三是创新多部门联合预警处置机制,引入AI,构建通道智能体“小陆”,提升通道对铁路场站和边境口岸等关键节点的远端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的能力。联合重庆海关、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创设多部门联合预警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将通道和贸易端的AI能力向产业端拓展延伸,护航国货出海。四是固化制度成果,包括推动铁海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制度建设、铁路口岸及相关地点代码国家标准发布、跨境公路班车陆上贸易规则制定运用。五是覆盖归集通关物流数据超3.4亿条,共享调用超7700万次,累计承接委托订舱4.88万票,服务运输箱量22.43万箱。
中集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万永波指出,数字化集装箱有效解决了集装箱状态信息更新滞后导致的集装箱积压、周转延误、堆存和租箱成本高等问题。一是整合多运输节点数据,实时显示集装箱位置。二是设置清关完成、还箱截止等关键节点,偏离预设范围时触发预警。三是租还箱智能调度,通过历史轨迹分析客户用箱规律,自动推送闲置箱调配建议。通过部署数字化集装箱,以中亚、中欧铁路为例,单程运输周期平均可缩短18%,同时节省清关滞留费、堆存费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