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2-06-07   作者:高璇、李牧原 阅读量:5179 

引言: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国际贸易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对全球经济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港口发展经历了从装卸转运中心到贸易交易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再到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的演变。随着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也经历了从传统港口集散,到仓储物流,再到通道建设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的发展阶段。
港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港口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挖掘业务利润和获得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同时,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对港口物流不断提出新要求,研究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要求,推动我国港口物流加速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发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一、我国主要港口发展阶段与港口物流形态

港口物流是依托港口主业产生的物流服务。港口物流涵盖了港区生产物流、临港物流、通道物流、大客户供应链服务等内容。
港口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港口物流业态有较大差异。特别说明,业内对港口代际有着多种分类,本文只讨论港口不同定位环境下,对港口物流业态的要求。如下表。

二、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港口群中的枢纽型港口均已具备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正在向供应链服务阶段升级发展,如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广州港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北部湾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和国际枢纽港的规划建设,第三代港口的功能已经逐步完善,加快朝着第四代、第五代港口的功能升级转变。

由多个企业主体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每个枢纽港周边都生存着众多物流企业、货代企业、船代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等。我国主要港口集团越来越重视港口物流发展,纷纷依托港口下属企业或采用合资合作的方式,发展港口物流业务。

我国港口集团所属的物流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港口集团下属的多个独立主体负责集团不同类型物流业务的开发和运营,如天津港和上海港,由港口集团下属不同的企业分别开展围绕港口的传统物流服务、物流园区管理、新型物流业务开发等。二是由港口集团下属的某一个主体对集团各项物流业务进行统筹管理,如青岛港和广州港。

国内沿海各港口物流的共性功能。虽然基于区位特征、腹地距离、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不同的物流业务模式,但也具备共性特征。一是物流业务均作为港口集团的重要业务组成,通过服务港口和开拓腹地为集团战略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二是港口物流运作主体均采用轻重资产结合的模式,但对于物流园区类重资产持谨慎投资态度,投资建设的园区也以港区周边的物流园为主。

天津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天津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是围绕港口的物流业务、物流园开发运营和内陆市场开发等业务分别由股份公司下属子公司和集团直属子公司等多个主体分别承担。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围绕港口物流开展业务,通过全资或者合资的形式成立了数家物流公司,围绕天津港开展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业务。天津港陆海物流有限公司负责集团内陆港开发建设,天津港东疆物流园有限公司负责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天津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负责港内物流资源整合。

山东港口集团所属青岛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山东港口集团已经完成整合,其中青岛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是港口及内陆相关的所有物流业务,均由股份公司下属的统一物流运作主体全资子公司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港物流”)承担。青港物流整合了青岛港物流板块的所有资源,为经青岛港来往货物提供集疏港、拆拼箱、理货、船代、货代、报关报检等业务。青港物流采用与其他物流企业合资的形式成立了数十家子公司,分别负责各种专项物流业务、仓储业务、代理业务以及陆港运营等。青港物流持股50%以上。

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上海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中,围绕港口的物流业务、物流园区开发、内陆港开发等均由集团下属不同的主体分别承担。上港集团按照业务类型将港口物流板块划分给下属6个子公司或子集团,分别负责围绕港口的临港物流、洋山港配套设施开发、长江内河物流、集装箱运输和租赁、箱管和查验服务、海铁联运六大类业务。围绕港口的物流业务统一由上港物流负责,长江沿线的内陆腹地开发由长江公司承担,物流园区的投资由同盛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开展,上海港海铁联运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推进上海港海铁联运的发展,深挖内陆腹地,开行海铁快线为港口服务。

广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广州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中,围绕港口的物流业务、内陆港开发和物流园运营由股份公司下属的统一主体开展,物流园区开发由集团负责,园区运营交由物流板块开展。广州港物流作为统一主体负责集团的物流业务开展,广州港物流通过下属二十多个二级子公司(包含全资、合资公司),分别开展不同的业务。

三、“十四五”时期港口物流发展展望

“十四五”时期,我国港口的发展将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为导向,实现与港口相关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形成集经贸、生产和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港口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供求关系,并对区域发展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供应链时代的港口发展更加强调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合作,强调港口运作与腹地企业、海关、货代、银行等机构的协调,强调更加精细、敏捷、可持续的定制化服务提供能力,强调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的建设。因此,“十四五”时期港口的发展对于港口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物流生态圈建设成为新时期港口发展的重要任务。

港口生态圈建设更加强调港口在国际供应链中的价值

港口建设已经从单一的操作节点变成了服务全球供应链、保证产业链稳定和完整、服务国际通道建设的关键支点。因此,港口物流企业的定位也不再是港口码头操作的从属方,不再仅仅围绕港口物流开展服务,而要延伸到临港产业以及临港城市的服务,变成面向大客户、深腹地、产业链的前沿,成为为港口引流提质的主力。

港口生态圈建设更加强调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地位

这就要求在港口周边形成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等多种类要素的聚集,形成围绕港口的物流配套服务区,要求港口物流资源要更加丰富,临港的物流业态要更加丰富,并且各类要素之间实现信息联通,以实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因此,港口物流企业要在做好港口内部物流操作,保证企业基本业务流量的基础上,加强临港物流资源的聚集。

港口生态圈建设更加强调产业化定制化服务能力

港口物流的产业导向更加明确,这就要求港口物流企业要与产业链、供应链充分结合,为临港产业的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平台,与大客户进行更深入的捆绑合作,以提高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从配套物流服务转向提供供应链全面解决方案。
港口生态圈建设更加强调港口与纵深陆向腹地的经济联系。

这就要求港口物流企业要深入布局发展通道物流,依托与内陆腹地之间多样化、灵活组合的通道服务产品建立起港口与内陆之间基于产业、经济之间的深层次互动。

本文作者: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多式联运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主任高璇,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多式联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李牧原

本文为原创观点文章,欢迎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