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原常务副会长应邀在第七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作主旨发言

时间:2023-09-20  作者:管理员 阅读量:1089 

第七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暨陆海新通道广西推介会于9月18日在南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苗庆旺出席论坛并致辞。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应邀在论坛作题为“持续强化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主旨演讲。

李牧原常务副会长开篇讲到:多年来,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的弘景智库工作团队深度参与陆海新通道的推动工作,深入研究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产业和物流的问题。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诸多研究成果正在转化为中国和东盟之间物流体系、供应链合作的产业基础。结合今天论坛主题,在此与大家分享三个观点。一是中国-东盟之间持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既有强化多边经贸合作的战略的重要性,更有促进各自经济复苏的紧迫性。二是陆海新通道正在成为推动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铺轨工程。三是以陆海新通道合作升级促进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不断强化。

李会长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形势发展的趋势,特别提到在前一天参加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的感受。她说从开幕式上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的发言中看到,中国和东盟有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东盟国家高度响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国家高度期待中国-东盟自贸区3.0的实施能够为多边经贸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李会长指出,陆海新通道对于深度挖掘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潜力、扩大各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我国快速成长的内需市场,将给东盟国家带来新的贸易机会。陆海新通道构建起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和东盟国家之间新的物流网络,实现通道沿途的产业要素的重构、贸易格局的变迁和新型服务模式的形成。

李会长建议,下一步要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心回归到深化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导向中,将中国的内循环与东盟地区合作统筹兼顾,给予东盟市场更多优先级。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国际化的物流组织体系,需要加入更大范围、更多元素的国际化资源,其中包括国际化的港航资源、贸易资源、关务协同资源、多边和双边协定的外交资源、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技术资源等。这些资源的融入将在技术应用、产业带动、空间布局三个维度全面提升通道的组织化能力。

供稿:张曼

校对:梁辰